《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鸟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鸟语的兴趣,培养想象力。2.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1.鸟儿的世界是美妙的,首先我们来欣赏视频《聆听鸟语》。2.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鸟语》,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二、一点突破,引出公冶长和燕子的故事。1.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重点说出鸟儿那悦耳的叫声。)2.欣赏各种鸟儿。3.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鸟儿说什么吗?4.出示燕子的呢喃软语,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师指导朗读,读好燕子的呢喃软语。)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验与布谷鸟交谈的乐趣。-1-1.过渡:不仅古代的公冶长能听懂鸟儿的叫声,本文的作者也能。出示“我”与布谷鸟的对话,读一读。2.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再读对话。3.男女合作完成对话。4.师生互动,猜猜老师的“布谷布谷”说的是什么?5.和布谷鸟对话你感觉怎么样?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从哪看出有趣?6.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四、聆听喜鹊叫,再次感受鸟语的美妙。1.师:小作者不仅和布谷鸟成为了好朋友,和喜鹊的感情也不逊色,听,“喳喳喳喳”它来了。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2.学喜鹊叫,并说说还能听到什么?师: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人们都很喜欢它,所以作者我一听到它的叫声,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给人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3.师:我们都有遇到好事的时候,这时候你觉得喜鹊会对你说什么?用“我……,喜鹊叫了,好像在说……”的句式说完整。4.出示第六自然段,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五、情感升华,品悟鸟给我的启示。1.视频中还有哪些鸟?(还有画眉、黄莺、百灵……)师:是啊,“我”一听到鸟的叫声,便以“知音”自居,天长日久,和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词语理解:知音——知己;自居——自以为是。句子理解:我便以“知音”自居。生理解;师生共释(作者自己以为自己成了鸟的知音。)-2-褒奖:作者成了鸟的知音,你们也成了鸟的知音了!2.过渡:作者不但听懂了鸟儿的“话”,还从鸟儿那里得到了很多启示。那么,他得到了哪些启示呢?板书:得到启示。3.(出示句子,师生共同填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4.多媒体出示几组图片,如“乌鸦反哺、乌鸦喝水、啄木鸟治病、信鸽送信”等,让学生课堂练笔:“从()那里,我知道了()。”(1)练写(教师巡查、指导)。(2)展示(抽查、抽读)。(从反哺的乌鸦那里我知道了要孝顺母亲;从催人奋进的布谷鸟那里,我知道了要奋发向上;从聪明能干的乌鸦那里,我知道了遇事要动脑筋。从助人为乐的啄木鸟那里,我知道了保护树木的意义。从歌声悦耳的黄莺那里,我知道了使人快乐的方法。…………)5.师:和鸟儿的交谈无拘无束,很有乐趣;而且从鸟身上能得到启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说——出示: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6.那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鸟儿呢?(生自由发表意见,畅所欲言:爱护鸟类;写文章赞美鸟;宣传爱护鸟;保护树木;为小鸟筑窝搭巢……)再齐读最后一句话。六、布置作业。1.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3-2.了解“中国鸟王”阎福兴。附:板书设计鸟语乐趣好朋友启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