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资源》科研案例简介:本案例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的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选择合适工具、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整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程类型:活动课课时:4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的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问题。(2)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和软件来支持学习和研究。(3)与他人合作,利用网络手段和协作工具来研究与课题相关的问题。(4)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完成各种任务并解决问题。(5)研究和评价在实际问题中,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相关性、综合性。一、学习活动本案例的活动围绕“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展开,学生通过抽签从“主题选择”中任选一具体的小主题进行研究,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过程参考和活动链接,小组成员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学习,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并进行汇报演示。二、教师角色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辅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建议。三、学习过程(1)将全班学生分组,3-5人一组,各组确定一名组长,并填写小组分工表。小组分工表(1)组长:组员性别年龄分工主要工作1、搜集资料2、整理资料3、问题解决4、演示制作5、汇报讲演(2)每组从后面的主题选择中,通过抽签方式任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3)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主题,每个小组要列出所选主题所应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填写在下表2中。研究问题及计划(2)项目主题:编号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需要使用的工具软件手段所需时间可能出现的困难(4)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采访专业人员或家庭成员),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资料,并按一定规则或原则对资料分类。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表3给出了一种参考的分类方式)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3)用水情况用水量(升)是否可节约是否可循环使用饮用水洗漱用水洗衣物用水厨房用水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表(4)污染情况污染原因污染后果治理方法(5)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整理,供各小组共享。分类方法可参考表3、4。(6)小组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开始实施。1(7)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电子文档、多媒体演示文稿、表格、网页等)呈现所研究的结果。(8)完成主题研究后,各组在全班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演示。(9)师生共同制定评价内容、标准,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可参考表5。四、活动评价:(1)是否使用了E-Mail相互交流调查信息。(2)在活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告诉你的亲朋好友和同学。(3)对于保护水资源,你今后有什么打算?(4)将你搜集到的信息交给有关部门或需要它的人,这样你搜集的信息和付出的劳动就是有价值的。活动评价表(5)评价内容分值标准小组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10)师生对所做主题研究进行总结。五、主题选择(1)利用因特网,查阅报纸、杂志,收看(听)电视、广播,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制作一个保护水资源的电子小报。(2)避免河流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因特网获取有关水污染的信息,调查当地黄泥河的水为什么变混?采用适当方式展示出来或者整理成一个有关的调查报告。(3)利用因特网或到自来水公司了解一下水资源情况。问一问你的父母,现在使用自来水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是否更不方便了,水质是否不如以前了,为什么?我们喝的水从哪儿来?一级处理需要什么药物消毒?如何使泥尘结粒沉淀?再次消毒和过滤后的水能直接饮用吗?自来水如何送到千家万户?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也可以用字处理软件编辑,有条件的可以用E-Mail把2它发送给老师。(4)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统计一下自己和家人每天的用水情况,调查了解学校每天用水情况,用掉的水是否可节约、是否可循环使用。并用字处理软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