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版课程标准读后感-刘琳VIP免费

2011版课程标准读后感-刘琳_第1页
1/2
2011版课程标准读后感-刘琳_第2页
2/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读后感林州市城郊乡付水洼学校刘琳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曾经做了无数遍细致的阅读,圈点批划,旁批眉注。邂逅201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2011版)》却是姗姗来迟。因为种种原因,也因为参加师大高端研修的机缘,去年培训结束在第一时间从网上拿购到了新版课标。回到学校,在学校教研活动上,把研修所得和读书心得,迫不及待地传递给了我们的农村教师。这样,我们的一些教学行为才得以有了新的论证,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得以有了新的航标。对照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新课标的“四大部分”。细读新课标的“四大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前言”中的第二点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描述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5条基本理念中篇幅最长的一条,足以看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和追求。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新课标极力提倡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的新型学习方式。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无条件地为学生创设如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努力为学习提供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体验的良好平台,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方式获得更真切的知识。确实,根深蒂固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因循守旧”,只会在老师的“牵引”下死板地学。要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到实处,就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真切体验,让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做自己干兴趣的事。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体验学习乐趣的机会,让快乐与学习同时伴随学生。2011版的各个条款比原来更明确,更细化,有着更强的指向性和操作性。从中发现,专家听取了一线教师的呼声,既坚持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又在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承载着落实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直接任务,更应注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课程标准的落地做出表率和辐射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版课程标准读后感-刘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