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温修财1.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的教育系统体系特征不同,个人的禀赋气质也不尽相同,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也有所差异。调查的结果显示,带给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自己的能力得到实现,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自己的期望值和自己的成就对等;薪酬与工作的稳定。教师幸福感的原因主要由于自身的因素在调节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态度,所以教师以健康、稳定、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教师职业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需要经济报酬、社会支持、精神补偿三方面因素的配合。(l)对教育职业的喜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占教师幸福感形成因素的第一位。拥有积极的工作动因(既可能是职前就有的,也可能是工作中体验形成的),即喜欢这一职业,认识到自己工作有趣,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价值,就会积极地把自己对教育的想法付诸于实现,从而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自我感。教育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很难想象,没有教师主动积极的投入,教师会享受到幸福的滋味。如果从事这一职业,把它看作是达成其他目的(如谋生、赢得职位和地位)的唯一手段,总认为职业非所自愿,是一种苦役,只有在职业活动之外才感到自由和幸福的话,就会在职业活动中充满着盲目性,并且也不能积累经验,从而把职业活动作为逃避的对象。(2)合理的期望同时,作为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很清醒的认识,有合理的期望,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有心理准备,才能不会有大的落差。虽然罗素说过:“我们的冲动和欲望是创造我们幸福的因素。”于是,欲望越大,越难以实现。要得到幸福,还必须有对幸福的正确选择,即对幸福的选择必须与自己的才、力、命、德一致。(3)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自己能力的实现教师获得幸福感的第三因素是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得到实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内心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工作热情;同时他们也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和自我完善。他们不把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视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自己把智慧、情感,甚至是主命融入其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主体,都是富有生命感的存在,都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的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她们来说,教师职业不仅是给予,同时也是收获…即自己的发展和完善。这种发展体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在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也体现在对教育行为的反思中,这种发展不仅是教育能力的增强,也是个人整体的成长。也只有在这种教育中,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相感最持久、最深刻。(4)工作和工资的稳定使教师幸福的原因还有工作和工资的稳定。和其它的行业相比,教师行业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就业形式严峻、工作流动性低、失业率增加的现状下,有稳定的收入,工作的变动性小,缓解了人的生存压力,使教师更投入本职工作。(5)家长的支持与肯定与教师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圈中,家长是非常重要的群体。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动老师的心。因为在对小学教师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是社会的代言人,也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这种被承认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受到重视,多样化的经验被人注意到,独特状况和教学历程有人了解,那么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到被尊重了。虽然教师的幸福感是以教师本人主动积极的心态为前提,但是幸福感的维持还依赖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组织中的管理、人际关系,本调查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为工作的烦琐机械,社会地位较低而要求过高,薪酬和自己的付出不相配,自己无法获得在教育上的自主权的统计就支持了这一点。2.教师幸福感失落的主要因素(1)工作的烦琐机械使教师幸福感失落的因素占第一位的是工作的烦琐机械。教师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