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又近尾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努力、踏实地工作着。全体英语教师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默默地耕耘着。我们感受到了压力,同时,压力也成为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现将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只有勤于学习才会乐于施教。也只有勤于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书,育好人。为此,我们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充实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理论素养。1、拓宽学习渠道,做到三结合。在每个月教研组的业务学习中我们把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相结合,同事间彼此交流探讨和网上资源共享相结合,不断提高英语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2、优选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本学期,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工作需要我们先后自学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高效课堂22条》,同时还认真阅读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从中受到很大启发。使我们每位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乐在其中,不断提升自我。3、加强学后反思,做到学用结合。学校教务处在每一次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详尽的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在理论培训活动中认真学习,及时消化,做到听、记、思三结合,并注意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随时撰写真实感悟和学习体会。可以说,每次的校本培训学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次难得的精神享受,是丰厚自己文化底蕴积淀知识含量,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捷径。另外,11月份我们又参加了在职教中心举办的教师专业成长县级培训。认真听取了清华大学教授张学政主讲的“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师,让课堂充满智慧·激情和快乐”。二、抓好教研组业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加强对教材的创造性研究,教学资源共享。本学期我们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新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上:根据教材的特点、主要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整合的研究意向,将较难把握的内容筛选出来共同分析、比较,确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微观上,我们以一个典型单元为例,就单元内容的课节划分,重难点的把握,语言目标的确定,任务的科学设计,以及练习题的编写和筛选,包括每课的预复习作业的安排进行探讨研究,大家交换不同的想法彼此在争辩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分歧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为了加强备课的规范性,我们实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备课时明确每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鼓励教师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所有优质资源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2、组织校内示范课、公开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安排多位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每一位开课教师都要以说课的形式,结合教学理论,讲述教学流程安排的理由和想法;全体教师都参与评课并由一位教师主评。教研组还按照学校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外校的优质课、示范课的听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教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教学调整方案。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谋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我组教师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立为工作之重。本学期全体教师继续深入研究组级课题《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效果》,课题研究提高了每位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教科研实验的能力。同时,课题研究中也促进了学生在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享受了学习的成果,改进了学习的策略,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广泛开展有意义的学科活动,为所有学生展示英语技能创设平台。1、本学期在10月初开展初三英语学科知识竞赛,以点带面,让所有学生了解中考英语测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