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归类及答题思路指导分析诗歌所用的手法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抒情方式答题要点:①什么手法(术语)②如何用的(规范表达)③作用术语(一般作用)+感情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1.直抒胸臆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写景诗)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托物言志(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托物寓理(哲理诗)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借事说理表达技巧——修辞手法1.比喻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述怎么用这种手法的:把……比成……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2.拟人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表述:把……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或行为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表达技巧——修辞手法3.夸张如“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作用:形象的突出了……4.借代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用:形象而突出地表现了……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作用:含蓄地表现了…………表达技巧——描写(表现)手法1.动静结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用:使画面具有生机。2.远近结合如“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作用:使画面具有层次感。3.正侧面结合如“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作用:更有想象空间写景表达技巧——描写(表现)手法4.烘托(正衬)5.(对比)反衬以动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声衬静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作用:对比突出强调……衬托表达技巧——描写(表现)手法6.虚实结合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用:丰富内容,开拓意境,突出情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7.用典如欧阳修《宿云梦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作用:语言精炼,增加文采,丰富内容,含蓄,耐人寻味另:抑扬、点面、想象、象征、借古讽今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就这一说法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就这一说法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术语)。诗中描绘了一幅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六朝遗迹图(总说“景”)。草色青青,鸟儿欢鸣,春色常在。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是六朝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六代繁华转瞬即逝,而长堤烟柳却终古如斯。(结合诗句描述)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术语)的抒发了诗人为国家走向衰败而伤感的浓重情绪(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前一问: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