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学案学校:朱仙庄矿小学年级:四年级第()课时课题颐和园课型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案自主预习1.查阅资料,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和资料,了解颐和园的历史。2.独学准备:(1)把课文读通顺(3-5遍),画出带生字的词并读两遍。(2)给生字注音,把易读错的字读三遍。(3)在写字上本写田字格中的字并组词。(4)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在本子上写两遍。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掩映、朱红、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狮子、姿态不一(5)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合作1、对学:(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2、群学:(1)理清课文顺序,并填空。课文先总的说(),继而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介绍了不同地方景物的特点。先写“进了颐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带有名的();接着写“走完长廊”,就来到了(),看到了半山腰的()和();再写登上(),看到正前面的()以及东面隐约可见的()和();然后写从万寿山下来,来到(),看到()、()、()等景物。最后总的写(),与第一自然段(),使我们对颐和园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2)解决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示提升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反馈测评●看拼音写词语chánɡlánɡshénqīnɡqìshuǎnɡjīnbìhuīhuánɡ()()()dīànyǐnyǐnyuēyuēzītàibùyī()()()●组词:郎()堤()栏()昆()廊()提()烂()困()●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1)游船在湖面轻轻地滑过,几(jiji)乎不留一点痕迹.(2)每一间的横槛(jiankan)上都有五彩的画。(3)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iti)岸。课后反思《颐和园》学案学校:朱仙庄矿小学年级:四年级第()课时课题颐和园课型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颐和园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案自主预习1.查阅资料,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和资料,了解颐和园的历史。2、颐和园是一个()的古代皇家园林。3、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交流合作1、请你当个小导游带我们去游览颐和园。(1)读课文,你最喜欢颐和园那个景点?读完有什么感受?(2)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3)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4)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学习第二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4)读句子: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5)“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4、学习第三自然段。(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5、学习课文第四段。(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6、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展示提升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反馈测评1、用横线画出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鰴风徐徐()一副图画()神情气爽()金壁辉煌()稳稳约约()裁满花木()2、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2)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