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设计教者:张晔娟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罗庚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2、介绍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14、根据题目质疑。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板书:祖国解放(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他一定很高兴。(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板书:热爱祖国(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齐读(四)总结扩展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