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2、会根据观察的事实提出自己的解释。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2、知道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知道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合理解释的重要性,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2、乐于合作与交流。学情分析:本课属于《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范畴,即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学生平时有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作为基础,设计围绕在观察中进行解释,在解释中积极思维,区分事实与解释的差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现象和证据做出多种解释。难点:区分解释与事实。三、教学准备1、已变质的苹果课件2、按学生实验组准备:彩色水点纸水槽四、教学步骤(一)、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1、创设情景,初步了解什么是解释(1)教师用手搂着腹部,捧着腹部,蹲下,掏出纸巾擦额头,一脸痛苦状。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观察)(3)提问:想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思考)2、出示脚印图,做出合理的解释(1)展示脚印图。你看到了什么?提问:这是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呵呵,这两只小动物之间还有点情节呢。你们又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提问:想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3、提问:刚才你们观察到的与想到的有什么不同呢?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现象(事实)(板书:事实),如……通过对这些观察的现象(事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原因进行说明,关系进行推理,规律进行说明,这就是解释。今天我们就学习《解释》(板书:解释)(二)、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将准备好的彩色水点纸固定后同时浸到水里(水和墨点之间要空出一段距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实验。3、交流观察结果。4、你们对这个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解释?学生交流。5、小结:我们刚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不是就是正确、合理的呢?我们能不能就凭这次的实验就做出这样的结论呢?还需要一定的证据来证明,建议你们课后再查一查资料,做一些实验,有了更多的证据以后,你才能作出更合理、正确的解释,或得出更正确的结论。(板书:合理正确)(三)、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每组桌上一只烂苹果,让学生观察,先观察好的一个面,慢慢转向烂的一面。1、谈话,对于这只苹果有7句描述的话,出示贴到黑班上,你们看看,这7句中哪几句是事实?哪几句是解释?2、发记录卡给每组,小组谈论,填写记录卡。3、以小组汇报展示,质疑。4、提问: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吗?5、小结: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思考,得到正确的解释。而正确的解释也可以成为事实。(四)、认识到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正来完善的1、同学们一直看着屏幕,你们是怎样看见它的呢?你对看到物体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2、学生交流。3、这个解释是通过科学家很多年、好多代的努力,做出的五种解释,这每种解释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看科学家们经历过哪些解释。看书P58,,你更同意哪种解释呢?4、交流。5、小结:看了这些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经历过一个怎样的过程呢?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五)、交流回报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哪些著名的科学解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