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五年级数学老师:李琳琪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获得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情趣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实践教学,亲力亲为;(2)趣味练习,快乐学习;(3)师生合作,激发兴趣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数学,你会想到什么?枯燥?难懂?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数学,我会回答:好玩。提到数学好玩,就不得不说说数学游戏。七巧板,魔方等多少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殊不知所玩的都是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今天教师们已经深刻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发现数学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价值。在课堂教学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运用游戏,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时,老师利用游戏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课余时间使用游戏,可以进一步巩固深化上课所学内容。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如何使枯躁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谈几点体会。一、实践教学,亲力亲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证明一切真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理解所学知识、吸收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上学期我们在学习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个数学知识,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一公顷是10000平方米,一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直接将这个难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上,实际感受环境,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我把学生带到了我们学校的操场,让他们自己走一走,量一量,一公顷到底有多大的面积。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有的学生费时费力,有的学生轻松方便,这就是差别,也是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这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有兴趣。总而言之,只有真正的亲力亲为,真正的实践,才能让知识更加深刻,才能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二、趣味练习,快乐学习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练习,将学生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练习中,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公式的时候,有的教师为了加强记忆,就盲目地增加学生的练习量,使得学生不停地记忆公式、重复运用公式,做着乏味的练习。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公示的推导过程中,让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果说课堂效果的好坏是传授知识多少的衡量标准,那么,练习效果的好坏则是接受知识多少的衡量标准。所谓事倍功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如何利用课后时间,而有趣的练习则是提升课堂效率的保障。三、师生合作,激发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举行一系列的比赛来调动学习气氛,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仅仅有学生参与是不够的,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才能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才能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或者自己制作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特征,这样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从而获得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会快乐。增强合作意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也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死记公式,我会准备好一份礼品,让学生感到好奇。现在这份礼品需要包装才能送人,如何包装比较好呢?教师可以把问题直接交给学生,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在下面的课堂内容中寻找答案。伴随着浓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认真、格外积极。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后练习,教师都应该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