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四(初二年级)耐力跑《体育与健康》教案学校:广州市香江中学班级:初二(8)班任课教师:林桥威学习目标1.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水平。2.体会耐力跑的动作姿势、呼吸节奏,学习自测心率和控制强度的方法。3.让学生认识到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教学内容耐力跑重点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难点合理控制耐力跑节奏,掌握呼吸方法。课的顺序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法时间拟达目标开始部分课堂常规:体委集队、检查人数、队列队形与口号练习1.师生问好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3.安排见习生1.做好课前准备2.注意力集中组织形式:﹡﹡﹡﹡﹡﹡﹡﹡﹡﹡﹡﹡﹡﹡﹡﹡﹡﹡﹡﹡﹡﹡﹡﹡△3分钟快速调整情绪,做好上课准备。准备部分1.徒手操游戏:喊号追赶跑方法:男女生各站成一个圆圈,教师喊某号,该号数的人立即从圈外跑去追前面同号的人。1.学生领操2.讲解游戏方法和要求3.讲解跑的方法和要求。4.调控学生跑步的速度和间隔。1.听清方法和要求2.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3.遵守规则女男△←→10分钟热身准备活跃学生情绪基本部分1、“图形跑”、“障碍跑”“自编跑”方法:共有4组队伍,分4场地,已知三个场地运用“Z”形跑、“8”字形跑、“障碍跑”,剩下一个场地自编跑法,4个场地依次轮换,听到特定哨声后迅速交换。1.讲解方法和规则2.强调动作姿势和呼吸方法。3.对两组的创意作出评价。1.讲解游戏1.清楚方法和遵守规则2.团结互助3.注意安全4.总结经验1.40%~50%的速度跑。2.注意呼吸的节奏。3.体会心率的测试。4.相互评价。1.保持纵男女各两路队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跑出各种图形。←←←←18分钟开拓思维,培养团结协助的精神。体会耐力跑的技术动作和呼吸节奏。提高学生1□“8”字形跑□“障碍跑”“Z”形跑□自编□2、游戏:赛龙舟玩法:每一列队伍为一个单位,成纵队排好,所有同学必须有一手紧握棍子(当龙舟)不能脱手,包括转弯的环节的方法和要求。2.调控学生跑步的速度和间隔。3.强调安全问题4.鼓励注重团队协助队站立的队形。每位同学相隔在竹子(龙舟)两边。2.团结协助,注意安全。←←←←←←←←←←←←听到出发口令后迅速出发到前方雪糕筒返回。6分钟跑的能力,培养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2.归还器材,师生再见。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意念放松。2.总结学生的评价情况。1.身心放松,精神愉悦。2.认真听讲,自我总结。全班成四列横队站立。3分钟学生能身心放松场地器材足球场篮球场一块雪糕筒四个垫子10张栏架4个长木棍4条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练习密度:35—40%最高心率:130次/分左右2120110100908070次/分钟5101520253035广州市香江中学初二级耐力跑教学设计林桥威一.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教材实施的基础上,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新课标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萌生创新意识、体现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里愉悦身心,锻炼身体。二.教材分析:耐力跑是一项简单易练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也是人们生活、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技能。通过参加耐力跑的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水平,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对于跑,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改进耐力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合理的呼吸节奏。由于耐力跑的教学与练习较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次课采用游戏、竞赛、启发引导和分层等教学法。在强身壮体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增强团体协助的意识。三.课的流程:课前常规部分(约3分钟)——行进操、游戏《喊号追赶》(约10分钟)——耐力跑项目练习(约18分钟)——游戏《赛龙舟》(约6分钟)——结束部分(约3分钟)1.开始部分:体委集队,检查人数。教师宣布上课内容,提出要求。使学生注意力集中。2.准备部分:通过行进操和游戏来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