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映山红》教学设计江西民歌教学内容:欣赏女声独唱《映山红》和葫芦丝独奏《映山红》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映山红》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2、通过视听歌曲《映山红》,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风味,表达了对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决心.3、通过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映山红》,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不同表达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的感受。4、有感情演唱歌曲《映山红》。教学重点:对比女声独唱、葫芦丝独奏、改编版的《映山红》,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感受。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所蕴涵的革命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葫芦丝2只。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动人的故事,(《闪闪的红星》音乐伴奏开始)就在毛主席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江西,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他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父亲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母亲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在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时,冬子的父亲给了他一枚意义非凡的红星,那是一颗闪着光芒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最宝贵的物品珍藏着,而这颗红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灯,一直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着道路。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了红军。2、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生:答)二、新课部分1、初听,思考:歌曲中“开遍山岭的映山红”象征了什么?师:这个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和小英雄潘冬子的形象把我们的思绪也带回了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在充满危险、艰辛异常的抗战道路上,“革命胜利”就成了所有红军战士及全国人民最殷切的盼望。今天,我们将要学唱、欣赏的歌曲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由陆柱国作词、付庚辰作曲的《映山红》,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同学们在听音乐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影片中“开遍山岭的映山红”开象征了什么?同学们看的真认真,请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影片中的映山红开象征了什么?(生:答)说的非常正确!映山红又名杜鹃花,一般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开放。映山红开放的时候,真是红透了满山遍野。而歌曲中唱的“映山红”象征了人民对革命胜利充满了无限希望。2、复听: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请同学们再次欣赏女生独唱《映山红》,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回答)小结:稍慢的速度,向往、期待地情绪,婉转优美的旋律,表达了苏区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红军英雄的崇敬,寄托了苏区人民在红军的领导下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抱有深深地期盼。3、教师范唱,思考:根据情绪变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带着这种深深地期盼,老师也为同学们唱一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听完后回答:(1)歌曲分为几个部分?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的规格。第一部分:夜半三更………..盼春风————深深地期盼第二部分:若要盼的………..映山红————必胜的决心第三部分:主题在现作品采用了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5、学唱歌曲《映山红》。师:红军英雄不会被人民遗忘,经典民歌也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无论过了多少年,这首《映山红》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接下来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曲。首先,请同学们用“啦”模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1)、跟琴伴奏,用“la”模唱歌曲(1遍)。(2)、轻声跟唱(2遍)。(3)、跟伴奏轻声唱,(2遍),纠错。(4)、调整表情、情绪、声音完整演唱。(5)、尝试二部轮唱。(师生、生生)三、欣赏葫芦丝独奏《映山红》(师跟伴奏演奏,樊忠琪等同学齐奏奏)。1、师:这么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今天,我们还要欣赏由乐器独奏的《映山红》(结合画面再次理解)。回答问题:(1)、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引导学生认识葫芦丝的音色特点,表现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2)、葫芦丝属于哪一个民族乐器?是吹管乐器还是打击乐器?(吹管乐器)(3)、你还见过哪些民族乐器?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乐器,如果同学们以后有机会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