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观点》教案授课教师韦芳艳授课班级13幼师8班授课地点教室教材版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章节第七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观点课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观点授课时间2015年3月3日第1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前儿童语言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及学前儿童语言的教育观能力目标: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把握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的规律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活动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的情感教学内容了解学前儿童的语言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方向;学前儿童语言的完整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及活动教育观学生分析及本课重点难点本章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一章的内容,重在理论的掌握。教学对象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13级学生。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幼儿卫生保健》等课程,对于幼儿的心理生理及教育的方法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对于她们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我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方向;学前儿童语言的完整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及活动教育观。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体会和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完整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及活动教育观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具与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学进程及安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课堂导入教师用问题“世界如果没有语言会怎样”导入新课提出疑问,答疑解惑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语言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性4分钟新课学习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的观点(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含义:是一门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应用性学科。(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本的观点:指教育观念,即如何看待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二、学前儿童语言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学前期儿童的语言。(一)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的工具。(二)学前儿童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是儿童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伴随儿童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变化发展的。三、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从语言的形式、语言的内容及语用的技能综合考虑。(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社会性(首要原因)2.连续性和阶段性3.实践性4.不平衡性(1)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2)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不一样。(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向1.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提出问题并答疑解惑并明确语言教学活动的概念提出问题,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该游戏案例进行模拟教学独立阅读和思考并表述一组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全班展示对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理解及认识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后进行模拟,为下一个环节的学生自主的模拟做示范7分钟8分钟2.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语言3.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学前儿童语言的教育观(一)完整教育观1.学前儿童语言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完整的(培养幼儿听、说的能力,良好的听、说的行为习惯以及早期阅读和书写的技能)2.学前儿童语言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完整的(“语”和“文”)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二)整合教育观(是指把儿童语言的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1.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2.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3.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三)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语言的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1.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提出问题,巡回指导。提出问题,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明确提出问题,巡回指导。提出问题,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明确一组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全班展示独立阅读和思考并表述小组单位进行学习及模拟教学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学生进行模拟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