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五案”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综述陈健、郑心合(安徽省亳州市第七中学安徽、亳州236800)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发展先进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就要实施素质教育,过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信息化的要求,也就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本文论述了有效教学“五案”导学模式适于素质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意义,“五案”导学的具体内容,实施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原则等,使人们对“五案”导学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和认识。关键词:导学案、有效教学、最优化原则、探究、自主学习正文:一、“五案”导学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进行素质教育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1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由此看出,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必然发展结果。因此,我们过去的“填鸭式”、“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转变。“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近七十年前对中国教学现象的概括至今也不觉陌生,现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进行有效教学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2、学生发展的需求。现代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这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综合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这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五案”导学模式也就顺应潮流产生了。。3、学校发展现状的需求。2综观国内外的教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