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学设计人和第一中学曹玉兰教材分析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是由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统一制定并组织全国统一开展的。《舞动青春》是适合初、高中学生学习的一套广播体操。该操是在前两套操的基础上推出的一套校园广播体操。这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共分9节、68个节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动作幅度大,突出动作的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注重对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并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富有弹性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体现该体操的时代特征。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反映学生在阳光下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的生机活力。这节课通过复习预备节和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学习第四节“体侧运动”。本节重点:广播操各节的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难点:动作的规范性、连贯性、节奏的掌握。学情分析初中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很高,学生对于广播体操的锻炼价值认识很浮浅。加上性别的差异,男生好动,较喜欢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协调性、柔韧性要弱于女生,对学习广播操、主动练习的欲望不是很强;而女生比较安静,她们有爱美的心理和运动的欲望,对健身操感兴趣,也有一定的技能储备和学习能力。因此,女生练习的积极性要高于男生。如何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设计思路首先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求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在家观看《第三套全国广播体操》录象。让学生先欣赏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和简洁、大方、舒展的动作;再利用内堂课让学生探索广播操对身体姿态的影响,抓住学生青春期爱美的心理,强调广播体操对形体、仪态的影响以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并激励学生,学习完以后要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汇操比赛,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人人争先学操,用心研究广播操的细节动作,这样也激发了男同学为班争光的斗志,积极投入。教师在这种群情激昂,热情好学的氛围中,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优势,引导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识图常识,根据挂图的动作分解以及挂图图形下面的文字讲解,了解每个动作的做法及节拍;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实践如何把每一个单个动作串联起来。提示学生回顾之前观看的多媒体画面,感悟本节体操的韵律、内涵。广播操是肢体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单练、小组合练、小组间比赛、集体练习等多种方式强化动作定型,使大脑能回顾,肢体能熟练展现。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基本掌握体侧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锻炼学生的柔韧度和灵敏度。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确立良好的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4.负荷目标:预计密度40%--45%,平均心率130—145次/min。内容的设计1.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2.复习广播操2.基本部分:1.学习第四节:体侧运动2.小组练习3.小组展示3.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小结教学过程、特点:1、以轻松的提问开始,通过鼓励、赞扬、肯定的语言缩小与学生的距离感,从而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2、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3、主要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采用体验—归纳、学习—评价、观察—模仿练习—修正的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4、通过小组展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勇于争先团结协作的精神。总之,本节课将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去找到自身的价值,让每位同学都能有一种“我学习、我成功;我运动,我健康”的体验和经历。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初一年级体育课教案(水平四)教师:曹玉兰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巩固广播的动作技术,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