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小学高春艳内容提要:小学数学学习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就是在生活、学习中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良好的观察力应该具有目的性强、注意力集中、敏锐、精确、细致、全面、稳定的特点。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开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现在是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小学数学单靠老的模式,手把手的教,已经不适应当今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从小学抓起,使学生适应从引导到自觉转化,进一步的提高观念变能力,思想变动力,知识变实践,塑造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从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就是在生活、学习中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观察力的可贵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良好的观察力应该具有目的性强、注意力集中、敏锐、精确、细致、全面、稳定的特点。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开始。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即必须做到观察内容的指导,观察顺序的引导和观察方法的训练。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页试一试中第一题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7+2=9,所以9-2=7,9-7=2。又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8页例1的小鸡直观图,可清楚地看出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2×4=88÷2=48÷4=2在“倍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2只羊和6只兔子,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兔子的只数中有3个2只,接着让学生摆学具,摆出3个2只,在观察中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2.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例如: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地方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由于条件不明确,从而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两车相对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2=200(千米)。第二种是两车背向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2=800(千米)。第三种是两车同向而行,如果货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500-70×2+80×2=520(千米);如果客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500-80×2+70×2=480(千米)。通过设计条件开放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给题目补充合适的条件或舍去多余的条件,并创设一个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规律,能从多方面、多种联系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3.自学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自学能力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而数学自学能力是指通过自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