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程标准]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____________》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________。2.表现(1)——经济侵略以____________为主。①奴役性借款: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附有______条件的大借款。②争夺在中国修筑______和开采矿山的权利。③开设______。④开采______。(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____________”。②“美国提出____________”政策。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财政危机①原因a.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b.各地的____________。②应变措施:____________。③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____________更加激化。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②“爱国工商人士发出____________”的呼声与主张。③清政府允许____________。(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____________。(3)存在问题①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____________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②民族工业面临国内____________的压迫。(4)影响①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____________,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____________运动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向中国提供借款,这主要是因为列强可以借此()①掠夺中国的关税收入②获取高额回扣和利息③获取更多的政治特权④成为侵华霸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3.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A.修筑铁路B.政治性贷款C.开设银行D.开设工厂知识点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4.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①财政危机②吏治腐败③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④人民起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右图说明()①偿还外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②为偿还外债而增加税收激化了社会矛盾③外债、税收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④外债是清政府增加税收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6.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B.清政府放松限制,允许民间办厂C.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D“”.实业救国呼声的出现7.下列有关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苏纶纱厂是其代表B.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C.仍然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商品竞争D.列强资本输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产生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战争前商办53470422.4%官督商办、官办191620877.6%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345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6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6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三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请回答:(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一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