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的脚步——《安塞腰鼓》教学案例西安爱知中学杨涛一、缘起《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这些语言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审美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安塞腰鼓》正是一篇描绘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安塞腰鼓的火烈与激越,反映了黄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歌颂了黄土文化生命奔腾的力量美和阳刚美的美文。根据“课标”理念,结合课文特点,我将《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依次为:朗读,体味语言之情感;探究,品味构思之精当;感悟,领略行文之美妙;体验,享受意蕴之深远;创造,展示想象之瑰丽。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遵循中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语文学习的心理特征,即从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人手,使他们的有意注意核心点集中在对文章内涵的把握上,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读、品味,再到回归文本,使学生的情感围绕着课文铿锵的鼓点波澜起伏,使学生的心灵与课文中浓厚的黄土文化撞击出火花。二是突出课文在“文化单元”的地位,让学生在领略作者文笔具有韵味美的同时,感受到“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的黄土人的胸襟,感受到生命如此的活跃强盛。三是落实‘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即“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品味、欣赏,从而提高多元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体验文本的语言美、意蕴美及文化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二、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安塞腰鼓》一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cAI课件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录像。)师: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你对安塞腰鼓的印象吗?生:气势磅礴。生:豪迈,大气。生:震撼,威武。(二)朗读,体味语言之情感师:你们能用优美的朗读表现出安塞腰鼓豪迈与震撼的气势吗?请大家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朗读课文片段,教师指导点拨。)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不难发现,个人朗读已很难表现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雄壮场面,我们来变换朗读的形式。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显示的方式朗读课文:(cAI课件显示一段精彩的朗读设计)(男领)看!——(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男女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男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女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面鼓了,(众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女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男合)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众合)好一个簧塞腰鼓!(男女领)容不得束缚,客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众合)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男女领)好一个黄土高原!(众四步轮读)好一个安塞腰鼓!(本设计参考了《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五十讲》)师:你们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朗读好吗?生: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一下子就把安塞腰鼓的气势读出来了。生:我觉得这样读很有劲。师:的确,这样的朗读让人读起来很有劲,让我们体味到安塞腰鼓壮观宏伟的气势,让我们体味到生命的活跃与强盛。(三)探究,品味构思之精当师: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你们认为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生:“好”在作者借助对安塞腰鼓的描摹来歌颂陕北人生命富有活力,作者不仅赞美安塞腰鼓的壮美,也赞颂了它带给人的一种激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