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教案血腥的资本积累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曹丹丹2008年9月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血腥的资本积累》,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94----97页的内容。本次说课共分五个方面(多媒体显示):一说教材分析,二说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共分以下三点:1.堂教学指导思想众所周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尤其是九年级学生,整日奋战于书山题海之中,对知识的接受已成机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2.教材地位及作用西欧主要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又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开始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积累巨额资本,又纷纷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本课就详细介绍了早期资本家的罪行,为我们展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与血腥。明确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后面要学到的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了,为今后继续探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埋下伏笔。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说说课程标准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下(多媒体显示):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的“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就是有力的证明。(2)了解“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的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殖民主义的罪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等资料,提炼信息,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与血腥。(2)通过了解殖民地人民的痛苦,唤起学生的同情心。通过对其悲惨遭遇原因的分析,激起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的决心。初中学生受年龄及其它因素的限制,分析问题容易片面、客观,因此教学过程中把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作为教学重点,把二者带来的后果、影响作为难点。二、学生现状的分析及对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有限,本节课内容处于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中间地位,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前后的联系。另外,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中要顾全大局,注意提问并鼓励后进生,耐心讲解,争取人人过关。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先说说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不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就会显得吃力被动。现代教学观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准备采用启发、引导、探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心理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致,另外,在突破难点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同时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2,教学手段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除了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外,还采用多媒体演示、小记者模拟现场报道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教学程序,分五方面(多媒体显示)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隐射目标通过简介电视上报道,中国四川,贵州等地经常发生人口被拐卖的恶性事件,人贩子的罪行造成家庭破碎,家人痛苦,引出几百年前大西洋上的黑奴贸易,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看当年那些西方资本家的罪行,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产生研究,探索的热情,导入新课的学习。2,突破重难点实施目标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殖民掠夺与扩张。展示一组图片(多媒体显示)看殖民者的罪恶行径。在介绍其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时列举了“30年内印第安人由6万减至500人。”简单的数字却震撼人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其残忍,以此来分析“三角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