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从视觉和听觉的渠道传入大脑的,人类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要通过听觉和视觉。人们常用“聪明”二字来概括人的智力。聪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顾名思义,聪明首先应当包括观察力。可见,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人们如何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人们认识世界、提高智力的前提。观是看,察是想。我们观察问题,不仅仅应该知道事物是这样,而且必须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有了观察,便开始有了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如果我们把观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么思维等心理活动就好比将花粉酿成蜜,没有花粉就酿不出蜂蜜。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所以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生产革新能手等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实践证明,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例如在语文学习中,两个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异,观察力较强的同学就能看出来,观察力较差的同学就常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锗。在写作上,如果观察力较强,就可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感到有东西可写,对人物、事件的描写就细致、深入、具体、生动;反之,在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写不具体,或就事论事,空洞无物。在美术的学习中,观察力尤为主要。在美术的学习中,所要绘画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及时一个对象,在不同角度,所观察的形象也不同。因此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很重要。在我们所绘画的对象中,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事物,所以培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更为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培养学生多观察,反复的观察,让事物通过观察深深的印在脑海了,这样才能通过手中的笔把它准确的绘画出来。绘画是一个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到心灵的感悟,最终用手画出了。每一位画家都用自己的观察去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每一个事物,他会把事物观察的很透彻,用眼睛观察的同时也在用心去观察,这样他们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有感染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在美术中有这重要的地位,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观察来分辨是非,通过观察了解事情的本质,通过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凡有良好观察力的人,都是平时处处留心,认真观察的结果。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