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之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退去、渺茫、幻景”等词。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情感目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世界地图上,有一块雄鸡似的版图,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出示课件1)(音乐《东方之珠》)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在我国的东南端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它的繁华和美丽让世人向往,人们把它誉为“东方之珠”!(隐约响起《东方之珠》的音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座美丽的城市吗?生:“香港”!师:对!是香港!(同时出示香港的画面课件2)师: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景点更是美不胜收。白天的香港热闹繁华,夜晚的香江更是迷人璀璨!难怪我国语言大师巴金先生都为之迷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老去领略那非同凡响的香港之夜吧!(课件3)(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读中识字。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师: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读起来有点困难,要提醒大家注意呢?3、师:好,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就顺畅多了。下面请你快速扫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师:请9位同学来段读课文。(课件4)想想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师:我们再次欣赏了这篇优美的散文,那老师相信你一定也找到了那句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生:“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师:是的,世人都说香港美,香港的夜景更美!透过友人的这句“不可不看”,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香港的夜色美到了不可不看的程度。那香港之夜到底美在哪呢?作者又是如何为我们描绘这不可不看的美景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这一任务(课件5)。2四、深入理解,品味意境。生:“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师:把你的感受说说吧。(课件10—16)生:我感觉香港夜晚很亮丽,美得眩目。师:这几句话让我们领略了华灯齐放的香港夜景,明亮的灯火一如明亮的星星一般。那么在这里作者连用了三个“有灯”,这样运用重叠的修辞方法,强调的是什么呢?生:灯多;到处是灯;师:那除了这三个“有灯”让我们知道了香港灯多,这段里还有哪些词也写出了灯多?生:密密麻麻。师:对,这里不仅写出了灯之多,也写出了灯之密,而“万丈光芒”写出的则是——灯之亮!这又多又密的灯铺满了整个视野中的香港,使香港变成了一座——“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多么华美的香港之夜呀,你能把这份璀璨、这份美丽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吗?生朗读。师:既然香港的夜景最突出的特点是这些灯光,那突出这一特点的词语“密密麻麻、万丈光芒”就应该重读。愿意听老师读吗?(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师:还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夜晚美景和大家分享?生:“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师:香港是座岛屿城市,临海、靠山,到了夜晚海天连成一片无边的黑暗,而夜色中的香港因有了这万颗星点而变得璀璨光彩,而这星点就是“山上、街上、建筑物上的灯”。(课件6、7、8)生:“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师:作者写到这里是由看到的灯火产生的联想。你看船在移动,灯火也在移动,它们仿佛在追逐、在说话,在私语。这璀璨的香港之夜还会静寂吗?是的,它一如白天时充满了繁华、生机和活力!而这里的“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轻柔一些,读出神秘的感觉来。(师边示范边讲解。(课件18—26))生:“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