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谢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谈谈关于心理健康的话题。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际关系又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今天主要交流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首先看看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几个特点: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由父母转向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正如歌曲所言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大多数中学生都会组件自己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一般由三五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彼此间沟通往往显得更加没有保留,下课时凑到一起讨论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娱乐八卦等等,甚至会主动分享属于自己的小秘密。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讲到这里,我来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所有同学只能听不能用笔记,只能口算不能笔算,念完题后大家举手表决答案。王先生以六千元买了一台电视机,半路上以七千元卖出,事后后悔又以八千元买回。到家后,他又以九千元卖出。请问在这宗买卖上,王先生是赚还是陪?或者不赚不陪?赚的话,她赚多少?认为王先生赔钱的举手。不赚不赔的举手,赚一千的,两千的。。。其实本活动的内容只是一个小学生的算术题,一分钟内即可解答。但在人数较多的集体里,出现的不同答案却有四五种之多,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思路不同造成的。其实人人都可能犯错误,及时是在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上。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解放思想态度客观,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同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这个例子也带给我们一些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借鉴,比如说学会倾听,多沟通交流。在人生旅途中,谁不希望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呢?很多时候你们的烦恼来自成绩,生活充斥着分数,使你们喘不过气来,你们常呼吁:理解万岁!希望老师、家长多留些空间给你们去自由的飞翔。然而往往这样的自由得不到,于是你们埋怨、叛逆„„其实,哪个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好?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材呢?由于在大人那里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所谓的自由,你们更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与支持。然而,要得到一份真正的友谊是多么的不易,在诸多的交流与碰撞中,你和同样属于叛逆期的同学们,就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冲突和摩擦。怎么办?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怎样与同学、老师、父母相处!一、怎样和同学相处呢其实人际交往是有原则,把握住原则就会得到友情,丧失原则就会众叛亲离。例子:张三和李四是一对好朋友,他俩约好星期日下午1点在图书大厦见面一同去买书,星期日下午张三早早来到图书大厦门口等候,左等右等不见李四同学的踪影,心里那个急啊。第二天上学时,张某见到李某的第一句话就是“昨天你怎么没去啊!我在大厦门口等了你一下午”。而李四却说:“唉,我忘了,看我没去,你怎么不自己去买书呢?真该给你起个名字叫死心眼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李四同学的言行,李四不守信用,还讥笑朋友,长此下去,别人还会不会再跟他交朋友呢,所以在交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