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内容摘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多年来,《红楼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各执一词,本文从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秉性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等方面来探究分析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以期更深层的了解林黛玉这个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关键词】气质个性;精神品格;叛逆性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可以说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位女主角,但作者曹雪芹似乎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情有独钟,“潇湘妃子”无疑是曹雪芹对她的一种近乎神仙般的仰慕,而潇湘馆的竹子更是作者对林黛玉人格的一种赞扬,作者虽倾情如此,最后却给了她一个悲剧的结局,这就使得更多读者对黛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众多读者为黛玉而狂,甚至为她而死.由此可见,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体现在哪儿,而她因何能在大观园的女性中脱颖而出,又是因何而感动读者,成为古典文学长廊中青春永驻的人物形象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对林黛玉进行全面研究,以求得更为准确的结论。一、林黛玉独特的气质个性(一)绝美容颜林黛玉容颜娇美,且天生一股神韵.“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赞扬和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深深打动着他的心.因此,林黛玉绝美的容颜也引起了后人的无限遐思。(二)聪慧心智林黛玉秀外慧中,兰心慧质,是不可多得的聪慧女子,《红楼梦》中描写她说“心较比干多一窍”,将她与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相比,以此来突出她的冰雪聪明.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由于黛玉心智聪慧,又加之她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就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如果我们联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极强的自尊心,就会觉得这种情况是非常自然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可能是宝钗信奉的处世原则,却是黛玉所不屑为之的,故其刚入贾府言行妥帖,惹人喜爱,而后部却与宝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她坚持自己的性情不肯去屈就世俗的要求;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寄人篱下,处境不堪,更要加倍地坚持自己的自尊。这一点从第二十二回中也可见一斑――贾母若干人正在看戏,湘云接着凤姐的话说演戏的一个小旦“像林妹妹的模样”,宝玉听了连忙向湘云使了一个眼色。黛玉气忿不过,对宝玉说:“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她就自轻自贱了?她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她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她自惹人轻贱呢。”(三)率真胸怀薛宝钗有些世故,城府甚深,能多方面地取悦于人,而林黛玉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