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师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学生问卷调查报告一、问卷调查实施背景与目标:当前在我校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思想中,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切实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高位提升教学质量。要“改变“以教为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确立“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所以我们选择了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学案+互动”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建立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学生通过借助学案学习能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学案展开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能在课堂上最大效率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问,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这种“学案+互动”课堂教学组织模式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基本素养。从而改进和完善当前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对新知有追求、不利于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学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如何对教学加以控制学生如何用好学案等一系列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究,所以设计了学生问卷调查问卷,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学习的现状,对学案设计的期望和以后的发展目标,从而能使我们在学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能切合学生实际,形成真正的“学案+互动”教学模式,达到教与学相长的目标。二、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调查情况:本调查问卷从现行的教学方式、现有的学案实施、对语文课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共设计十三道选择题,在本校五(一)、六年级中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并加以统计。三、对统计数据的分析:1、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57.39%的同学认为语文课程难度适中,有37.39%的同学认为语文课程太难,仅有5.22%的同学认为语文课程比较容易,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学语文缺乏兴趣,有畏难情绪。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成绩的高低完全在素质,学不学一样。在以后的学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就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适当降低台阶,引领学生跨入语文大门。2、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期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还是比较支持和赞同使用导学案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学模式的改变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85.65%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学习”方式,在互动学习中掌握知识,这就对学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引领学生,如何教学互动,如何把握学习进程,如何控制课堂节奏,如何让学生在感性中接受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在学案中体现并解决。3、对现有学案使用的感受:我们试行了学案教学,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学生在使用现有学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65.22%的学生认为可以实施,43.48%的学生认为比以前更加会学习了,60.43%的学生认为学案对自己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帮助,对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在使用导学案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依照导学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自主学习。优等生的优势更大了,学困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敢展示、敢发言。四、改进措施:当然,我们还在摸索前进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还需要对现有的学案进行改进:(1)研究学生。要让学案针对绝大部分学生,现在学案的题量有76.96%的学生认为是合适的,78.70%的学生认为题目的难度适中,但仍有30%的左右的学生对此有歧义,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现有的学情做更深入的调查,以便加强对学案的修改整理。(2)研究课堂教学。学案是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借助学案进行有效地学习,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如何把握课堂的时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主要的目标。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48.70%的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和实施学案教学前差不多,38.70%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新的学习感受,60.00%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实施学案教学前差不多,如何让学案在课堂起到引领学生学习互动的作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