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颜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3、了解植物的另类用途,注意珍爱植物二、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三、教学难点: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四、教具运用:课件、准备可以制作颜料的植物(紫甘蓝、西红柿、韭菜等)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栀子或红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颜料。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自己带过来的材料进行“自制颜料”。(二)、欣赏讨论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出示画作《芙蓉锦鸡图》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出汁液。在此阶段,学生三人为一小组,利用本组同学所带来的材料制作。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物品紫甘蓝西红柿韭菜提取方法色样(绘制)(三)、交流探究1.每小组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学生制作材料可采用资源共享的形式,将带来的材料两人或小组汇集起来,根据色彩分类整理,克服所带材料色彩较单一的问题。)小结:制作颜料时要注意,要少放水,否则颜色会很淡。(四)、布置作业用自己制作的颜料,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画。(材料整理后就可根据教材制作过程图的提示,根据所带材料,充分利用它的色彩,自主地进行绘画制作。)(五)、拓展《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杰出画家达·芬奇尝试各种颜料的实验品,据说他的颜料中包含了鸡蛋、醋、胡椒、辣椒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动物骨熬制的胶从古至今都是调制颜料不可缺少的帮手。被称为“天然颜料宝藏”的敦煌石窟,建窟于公元365年,它记载了我国古代佛教艺术最为辉煌的历程,洞窟中绚丽夺目的壁画虽有残缺,但仍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当时的画师所用的多种颜料原矿现已不再出现,至今敦煌的壁画和彩塑上的多种颜料成分之谜还有待解开。明朱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十六卷中记载了多种中国传统天然材料和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