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2.通过摸一摸、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时的情景。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图形?(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师:抽象出各种图形?说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小组合作,分一分)(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2、揭示课题:根据同学的分类,有这样一组图形是根据边分的,有四个边,我们今天就研究这样的图形,四边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入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观察画面,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能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四边形。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2.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四边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3.给四边形分类。(按边、角、对称)设计意图:在探究四边形的特征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发现四边形的特征。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得出了四边形的特征。通过摸一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1.找一找生活中的四边形。2.画一画。活动内容:请学生在课本79页钉子板上围出四边形(四个直角、对边相等,但不是直角、任意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3.剪一剪。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四边形的特征,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为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能力搭建了一座桥梁。四、巩固运用1、小游戏,帮助小猴子摘桃子(必须都经过四边形)2、数一数又几个四边形?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六、课堂作业:课本81页1题七、课后作业1、找出生活中的四边形,记录下来。2、在七巧板中找四边形。3、用七巧板的图形,拼出四边形。板书设计:四边形的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四条直的边,四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