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组成》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七课时《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在此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三、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我向同学们呈现了学生最喜欢的五角星,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之后,我告知学生五角星的数量是“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出后,我故意呈现7个五角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添上1就是8。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探究发现法教学8,9的组成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五角星和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摆五角星和圆片,让学生发现8和9的组成,掌握8和9的组成。3.游戏巩固法学生在完成了8和9的组成后,我便和学生一起作对口令的小游戏,当学生知道了游戏规则,学生和学生相互对口令。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参与其中。四、说学法实践操作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摆五角星和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组成,从而得出8,9的分解和组成,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一)复习旧知激兴导入新课开始,我请学生用打手势的动作来答题,接着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五星,有意思的渗透8和9的组成,从而很自然揭示了课题。这样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动手操作学具,合作学习数的组成教学8和9的组成,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感知8和9的组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边讨论,自己发现知识的构成。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三)师生互动游戏巩固学习8、9的组成以后,如何牢固掌握至关重要。我采用对口令的形式深化学生记忆。教师说7,学生对7和1组成8,7和2组成9。除了师生互对,同桌之间也开展了对口令。找朋友。教师把8张数字卡片发给8个学生,让他们面对面站好,要求他们找到朋友以后手中的数字卡片组成8。这样设计教学,再次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孩子们对8、9组成的记忆将牢记心中。(四)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六、说板书8和9的组成8888/\/\/\/\716253441726359999/\/\/\/\817263541827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