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爷爷在哪里》教学设计学科品德与生活班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时间12月1日执教曾秀群目标预设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祖国各地风光雪景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情感。2、行为与习惯:通过组织开展如观察家乡冬天气候特征和动、植物变化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爱惜资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实践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与冬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比较、实验等科学活动中,增强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巧。4、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冬天“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冬日疑案”,指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设计理念《冬爷爷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变化,在欣赏冬天雪景时,去发现气温变化使动物、植物产生的种种变化,充分体现了儿童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四季变化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冬季的鲜明特征给儿童带来了新奇和快乐,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本课通过“寻找冬爷爷”和“破解冬日疑案”的活动,引导儿童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学资源1、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周围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变化,观察人们穿戴的变化。2、老师收集各地有关冬季来临的信息,制作成反映冬天景色、介绍动物冬眠和动物过冬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学习要点导学策略第一课时:一、小小朗诵会。二、寻找冬爷爷。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冬爷爷在哪里》,激发兴趣。欣赏雪景,描述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在冬季到来的种种变化。开展“我见到了冬爷1、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加上自己的表演,读出快乐之情,读出好奇之心。2、谈话导入:冬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但是,冬爷爷到底在哪里呢?前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开展寻找冬爷爷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3、揭示课题。1、欣赏:东北树挂雪景、黄山雪景、玄武湖雪景等。(课件逐一展示图片。)爷”一分钟介绍。了解冬天来临后天气、花草树木的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课前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家乡在冬季到来的种种变化。3、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如:哪些树木的叶子纷纷掉落了?哪些树木还郁郁葱葱?哪些花草枯萎了?哪些花草会在冬天里开放等等,并展示学生的图画。如:什么时候水结了冰?什么时候下了雪?什么时候出现了霜冻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气温渐渐下降的“示意图”。第二课时:三、冬日疑案。四、巧破“白气”之谜看图读故事。帮助黑猫警长破案,知道动物怎样过冬,明白什么叫“冬眠”。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明白“白气”是怎么回事。1、看图读故事。(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明白图意。)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冬日疑案》里有哪些“?”?你能回答这些“?”吗?想想怎样破案?3、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涂色,看看发现了什么?4、讨论:冬天里青蛙、蛇、乌龟、刺猬等一些动物为什么要躲藏进洞里?什么叫“冬眠”?你知道哪些“动物怎样过冬”的知识?1、过渡:看来这次不是“一只耳”干的坏事,那它嘴里的白气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3、教师小结: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雪景,还带来了许多的“为什么”,只要我们小朋友能带着“?”去多观察就能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像刚才小实验那样的方法,来验证和揭示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问题、学习科学的好方法。练习与延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坚持长期地记录天气情况(如P50页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