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主题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主题预读教学的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了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它使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向我们描述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主题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这,给我带来的是豁然开朗,是语文教学的曙光。我看见了孩子们正在课堂上极力地、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在经历了教学实践极度迷茫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不断摸索,时而看到了希望:孩子们知道了怎样去做批注,时而迷茫,孩子们不知如何才能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虽然主题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读代讲”的理念得以落实。主题阅读教学中我们倡导简简单单学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但简单、轻松的是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小学1语文阅读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教材处理要简约而不简单。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其次,教师如果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教案简单了,但教师的工作量更大了。主题阅读教学中最忌讳教师跌跌不休的讲解,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的话少了,但向孩子传递的信息量却增大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学的是轻松了,但学得也肤浅了,对文章感悟不深。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以读代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将重点放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如重音、停顿、节奏等,或是笼统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如“读得美一些”、“读出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指导,不能触及文本的深层,学生的朗读只能是飘浮在文字的表面,不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从重点的词句入手,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语句暗含的意思,学生的读才有根。2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文本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借助媒体手段和教师语言等创设情境甚至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换位体验。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法,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总之,主题阅读这条教学新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去开辟。在不知不觉中,主题阅读与我们相伴了一年的时间,从最初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满腔热枕,到后来顿生的矛盾困惑,从开始进行主题阅读的无知的彷徨,到现在参与其中的信心百倍,只要我们信心百倍,只要我们勇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追求进步,主题阅读教学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3公会镇中心小学2011年9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