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组合》说课设计迎春镇中心学校:李家水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组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教材的编排努力做到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例1属于排列,2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例1下面的“做一做”属于组合,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排一排,摆一摆和对事物的组合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一年多的学校学习,已经对用直观手段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经历有序思考的全过程,认识到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四、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排一排,摆一摆和对事物的组合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通过一年多的学校学习,已经对用直观手段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经历有序思考的全过程,认识到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学习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情绪。他们还不善于主动提出学习的任务,只有当教师向他们提出具体任务时,他们才能去做。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思考问题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针对以上情况,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去经历思考的过程,体验“做数学”的快乐。2、设计理念。(1)在过程中经历思考。《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本课教学设计以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主线。围绕这个核心,通过创设带有浓郁生活味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引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头到尾的经历思考的全过程。(2)在直观操作、具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同时根据低年段学生愿意寻根究底的心理特点,在具体、有趣的活动背景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低年段的学生对直观的学习活动感受深刻,容易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因此整个教学活动我设计成几个具体、直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连一连等,通过这些直观、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清晰地、有条理地、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比较、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提高学生兴趣,体现教学直观性、层次性,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4、学法。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动手操作、思考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5、教学准备。PPT课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