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民间瑰宝——年画》教学案例勋望小学——李鼐小学美术课《民间瑰宝——年画》教学案例勋望小学——李鼐“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因此,这节课中,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根据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为了上好《民间瑰宝——年画》这堂美术课,我先确定好了课堂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展示有关年画的资料和学生收集有关年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资料,了解年画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之瑰宝。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搜集、欣赏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在收集有关年画的资料过层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重点难点】学会搜集资料并总结成册。欲透彻梳理、陈诉民间艺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对民间艺术的认知角度选择有一定难度。【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并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二、教学实录1、谈话导入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好奇心。(出示课题:民间瑰宝——年画)2、探究学习A、提升体验: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绘画,想看看吗?请每个同学从盒里拿出一个.边看边想,小组内轻声交流: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绘画方式有什么不同?上面的内容是怎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学生欣赏年画,互相交流)师:你们觉得它们“妙”在哪儿啊?生:…师:这些绘画非常喜庆.色彩斑斓,富有创意,真是千姿百态啊!B、欣赏赏析:1、欣赏师: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年画是最夺目的。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师生一同欣赏。)师:好看吗?(播放多媒体欣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师:拿出你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汇报。年画(newyear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只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见盛行。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