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双重性格及对梁山命运的影响摘要《水浒传》作为闻名世界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在典型人物的塑造方面是独树一帜的。清代著名学者金圣叹曾这样评价过“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由此可见,宋江这一人物形象是此部著作中最为复杂多样的。本文首先要介绍一下宋江的生平概况,从他的生平事迹便不难看出,宋江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即“忠”和“义”两方面的性格。通过仔细剖析宋江一生中“忠”和“义”的具体表现,还有形成这两方面性格的原因,以及对梁山命运走向的各种影响。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对梁山的命运走向有更清楚的认识。关键词:宋江;双重性格;梁山命运;影响前言《水浒传》是清代著名作家施耐庵先生所作,主要表现了“官逼民反”的核心思想。其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在北宋官僚阶级黑暗腐朽的统治下,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单八将从各自的岗位上,饱经压迫和磨难,一步一步被逼上了梁山,虽然他们多次打败了朝廷的围剿,但最后不得不主动寻求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最终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其中,宋江便是核心人物,他本是郓城县一名押司,以忠义仁孝闻名于天下。殊不知杀了阎婆惜,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独自投江州牢城到梁山聚义,从带领梁山发展壮大到接受朝廷招安,再到最后葬送了梁山大业,众好汉也是下场凄惨。说是宋江主导了这一切也不为过,因此,本文试图从宋江的性格方面入手,仔细剖析一下他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些性格特征对梁山的命运走向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江个人的基本概况。一.宋江何许人也宋江生于公元1073年,卒于公元1124年,字公明,是施耐》中的头号人物,也是水泊梁山的大寨主。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位列第一,称为天魁星,是三十六天罡星之首。江湖人称孝义黑三郎,他生平为人急公好义因此绰号又叫做呼保义,时常救人于危难所以又被称作及时雨。宋江本来是山东()郓城县押司,生得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后来因为生辰纲一事私放了晁盖等人,被阎婆惜(得知后以此相要挟,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历经波折最终上了梁山。晁盖死后稳坐水泊梁山第一把交椅,始终主张并最终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先后率领大军征辽国、扫田虎、平王庆、擒方腊等,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却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明知如此,他亦是无怨无悔。在了解了宋江的基本概况之后,我们不难从他的绰号和生平事迹中发现,宋江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忠”和“义”。滕华桂先生也在《义不辞忠忠不顾义——再论宋江忠义观》这篇文章中也明确提出了,宋江的性格核心在于忠义二字。俗话说,自古忠义两难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着重分析一下宋江这双重性格。二.宋江的双重性格我认为,宋江的双重性格分别是“忠”和“义”。“忠”和“义”这两方面是宋江性格的核心内容,它们也从始至终伴随着宋江的一生。李晶在《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一文中认为,宋江这个形象是最欣赏魅力的。他的性格核心是忠义。那么宋江的忠义具体是指什么呢。“忠”是指宋江的一生中始终信奉忠君报国,坚持忠于朝廷,忠于伦理纲常的性格特征,这也是他性格特征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无论朝廷重臣是如何的贪污腐败,无论天下百姓是如何的民不聊生。但宋江从不将其归结为君王的昏庸,虽然清楚这是朝廷奸佞所致,但他也绝不愿违背伦理纲常起义造反。而是一直主张接受朝廷招安,希望以一己之力重整朝纲,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义”则是指宋江一生特别讲究江湖道义,十分看重兄弟情义,这也是他性格特征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正可谓仗义疏财,义薄云天,对于落难者,宋江一定会仗义相助。对于兄弟朋友,宋江亦是不离不弃,时时刻刻牵肠挂肚。就算是对于曾经的敌人,宋江也是仁义为先,总想着纳为己用。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宋江“忠”和“义”的内涵,那么接下来就来剖析一下这双重性格在他的一生中究竟有何具体表现。(一)双重性格的具体表现宋江的一生大概由四个阶段组成,一是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之时;二是宋江独自前往江州牢城和牢城中的经历;三是宋江上山聚义并且成为梁山领袖;四则是宋江带领梁山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