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亚洲和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一、东南亚国家联盟•1.目的: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和平、进步和繁荣。•2.标志:1967年《》发表。•3.发展:1976年召开第一次首脑会议,标志着东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4.进程加快:1999年东南亚10国全部加入;2002年,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5.作用•(1)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2)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加拿大、墨西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2.标志:1994年,《》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影响•(1)促进了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2)其他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三、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1)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2)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2.过程:1989年正式成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3.意义•(1)形成“方式”。•(2)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和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APEC•[轻巧识记]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1)亚太经合组织由最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其基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的合作方式更被看“做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被称为APEC”方式。•(3)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从而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使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纳概括]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为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1.亚太经合组织实行APEC方式的依据是()•A.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B.成员国数目众多难以团结•C.亚太地区地域广阔,各国差异性强•D.强制性措施遭到了发展中国家反对•【解析】APEC方式的特点是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愿而不是强制,成员国可根据自己的国情作出不同的努力,这正是考虑到亚太地区既有超级大国,又有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复杂的实际而进行的体制创新。•【答案】C•2.下列既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又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国家是()•①美国②加拿大③墨西哥④中国•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再认再现能力。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各自成员国看,中国是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而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答案】A•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新型交通和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生产技术通讯方式•(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稳定的环境,使各国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2.表现•(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2)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3)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3.作用: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资源•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一步扩大,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是摆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2)世界各国经济依赖性加深,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