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形式帮扶中下生番禺区大岗镇灵山小学【摘要】:作为目前世界教学论的主流理论之一,合作学习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主要探讨怎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扶中下生,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充满热忱地去发展,去完善自我。【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中下生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其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认为是国际上近50年来最重要的教学改革理论之一,也是成本收益最好的教育改革实践。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英语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学习策略体系。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英语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我们的班级里面存在一定数量的中下生,这个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些中下生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是所有为人师者都须苦苦思索的话题。合作学习所遵循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与学习需要为宗旨,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构筑一种赢—赢的机制,而不是输—赢的关系。下面仅就合作学习谈一谈本人的一点做法与思考。二、中下生在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现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中下生学习能力欠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优生侃侃而谈,中下生一般都是在随声附和。中下生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和表达能力的不足,他们乘老师没有注意的时候,就用了中文来讨论,最后在全班发言的时候,就请了组内的优生来进行汇报。二,中下生和优生在学习能力上有一点的差距。在小组交流的时候,优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等待小组交流,但是中下生还在思考,这样导致学习资源配置高耗低效;三,中下生有些是懒1得思考,学习缺乏主动性。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时候,中下生任凭别人活动,自己坐享其成,到最后就把别人的成果拿过来当成自己完成。有时候优生觉得中下生完成得太慢了,影响了自己小组的进度,干脆就把任务的结果提供给了这些中下生,让他们失去了思考机会。四,优生和中下生在小组活动时不能友好相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优生学生不能(或不愿意)和别人友好相处,做不到互相帮组、共同学习。这些优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宁愿独自学习,也不喜欢和这些中下生合作,认为他们笨,无法交流,而且他们认为这些中下生总是影响他们小组的成绩,久而久之,就变成不愿意和这些中下生交流了。五,学生自卑,不敢参与。后进生对英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英语课上存在自卑感,不敢表现,不敢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全班发言的时候,也是优生表现的舞台,中下生大部分都是默默地看别人的表演,中下生无意中就成了“听众”。凡是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都对英语没有兴趣,这样越容易造成英语学习难度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愈加严重。这显然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的背道而驰。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中下生,给予关注和关爱,让他们能在学习上有不同发展,这应当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想如果我真心帮助他们,应该会有改观。不能听之任之,让其自生自灭,而应让他们融入小组学习中。三、以小组合作形式帮扶后进生的措施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小组合作方式。因为自己所担任的班级比较多,而且学生的班额也比较大,也不会重新给学生安排座位,就按原来的座位来坐,如果一上英语课,学生就要重新换位置的话,也十分麻烦,虽然对小组合作的操作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