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之我见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自主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谈一些看法。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其次,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语,课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同时还要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分组讨论问题开展比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二、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笔者以为这里问题主要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的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性,讲究教学方法。以《四个太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地引导学习: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可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旨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1、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这种教学步骤一改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加以关注的。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不同的需要进行:对重点词句质疑、对标题质疑、对矛盾处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等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等等。在质疑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