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合作》说课稿一、说教材:新课程、新理念、新目标下的小学生品德教育,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关注每个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成功在于合作》是辽海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自主合作的乐园>中的第三个主题。这一主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边事例——游戏活动——延伸到社会大舞台,这一由浅入深的安排,使合作意义的内涵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加深。二、说学生三年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也有与人合作的愿望,但缺乏合作意识与正确方法,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来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科尔博格所说:“他们的思想倾向是必须为自己着想,一个人的义务只是帮助他自己……。”所以在与人共事中常表现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他人利益,当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认同时就会与他人发生争执、生气、严重时还会打架,而且也不愿意倾听或服从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三、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与同学和集体的关系,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民主、平等地参与集体的生活,培养自己的个性品格,体验愉快而富有活力的集体生活。为此,本着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集体中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意义,在合作中加强责任感,体验和分享集体的快乐。行为与习惯:有集体荣誉感,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情感与态度:愿意与人合作,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对于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感受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合作成功的条件。教学难点定为:学生在活动中能与人合作成功,或悟出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四、说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又考虑到学生喜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将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能情绪高涨,又能学会与人合作的正确方法,在游戏的结果中感悟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发展。五、说教学程序整个教学设计,就是依赖于上述理念,依赖于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原本就应该是儿童的一种现实生活,是儿童的一种生命活动方式。我的教学设计重在体验,主要分为三部分:1、游戏导入感受合作2、联系实际、理解合作的重要3、拓宽视角、欣赏合作之美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实施的:导入首先从学生喜欢的电影《哈利波特》作为游戏开始倒入需要合理的分工与全组成员的合作。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集体的活动需要合理的分工、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学生合作,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探索中经历了一个共同合作的过程,他们最后得到的结论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他们自己感悟出来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的方法,同时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由此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感悟合作重要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视线引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意识到今天学会合作的本领将关系到今后的工作质量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认识到社会中处处离不开合作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我要很好的与人合作的愿望。在教学实施中我请同学观看中国建国50周年大庆阅兵式、乐队合奏、学生跳八字活动的录像片断,并利用教科书上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来感受社会中处处需要合作的事实及合作的好处,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在现实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