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福利一校郭晓东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2.通过生活中的烙饼问题,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3通过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体验协作和感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经历从提出数学题——掌握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渗透统筹思想。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这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中的铁锅)师:“这样的平底铁锅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主食呢?看看锅里现在有什么?”(出示课件二中的大饼)师:“饼大家都吃过,你们想不想知道烙饼过程中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索烙饼问题。”(出示课题)师:“请看大屏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在家,这时来了一位客人,妈妈准备用自己做饭最拿手的烙饼来招待她。”(课件三)。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漂亮吧?从这个画面,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四: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3分钟。)师:“看了这些信息,谁知道烙熟一张饼要几分钟?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三张饼的最佳方案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教”的原则,适度降低了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能拾级而上,有序地展开数学思维。)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烙熟一张饼需要6分钟,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数学符号来表示。”(课件五演示)师:“你们看看,这样的表示,是不是既简单又明了呢?那同学们就要记住了: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使用数学符号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哦!”(目的是教给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使用数学符号,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应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师:“现在,我们再来想想,烙熟两张饼要几分钟?怎么烙?你能不能也使用数学符号来画一画呢?”(学生独立画一画。)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烙两张饼的示意图?”(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并说明。)师:“你们的想法和他们一样吗?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这种方法只要6分钟呢?”师:“好,我们来看看屏幕上的演示(课件六演示)。锅里面被同时放入了两张饼,可不可以放两张饼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信息提示(课件七)——“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也就是说锅里面最多能放两张饼,看来可以同时放入两张饼。(课件出示“同时”)为了在图上区分这两张饼,我们可以把两张饼的一面分别用正1、正2来表示;而另一面用反1、反2来表示。看明白了吗?”师:“那同时放入锅中有什么好处吗?”(节约时间)。师:“由此看来,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探索烙饼中的最佳方案。”(通过观察、比较烙两张饼的两种方案,让学生自己发现第二种方法可以同时烙两张饼,这样比较节约时间,为后面学习和探究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做了很好地铺垫。)师:“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表格,我们就来把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案和最短时间填写进去。”(课件九)师:“明白了这些问题(切换:课件十),请看大屏幕,他们三人每人要吃1张饼,小明的妈妈要烙几张饼?3张饼怎么烙?你们能帮帮小明的妈妈吗?下面,我们分组做一个烙饼的探索活动,请大家先来看看活动要求是什么?”(指名读活动要求)师:(课件十一)活动要求:(1)先独立思考。(可使用数学符号画出示意图)(2)组内分工合作、交流。(3)记录烙饼方法和所用的时间。师:“我们先按照活动的第一要求,自己独立思考三张饼的烙法,找出所用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师:“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交流,互相说说各自的想法,由组长负责。”(学生分组探讨,教师参与指导。)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说说你们的方案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课件)”(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发表不同的看法,指名上台演示)师:“只需要9分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