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樱花》教学设计VIP免费

《樱花》教学设计_第1页
1/4
《樱花》教学设计_第2页
2/4
《樱花》教学设计_第3页
3/4
《樱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的表现魅力。2、强调学生的“群体参与”,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内容:教唱、欣赏乐曲《樱花》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2、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及探索音乐的愿望。3、感受都节调式的特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樱花》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听赏乐曲时产生丰富联想,并学会用美的语言归纳审美感受。2、了解日本传统的音乐形式,知道《樱花》为宫庭雅乐。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相辅。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钢琴、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里面有樱花飘落的美景,有动感的音乐和舞蹈。)引导学生边观察画面边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模仿影像中的舞蹈动作动起来。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日本的了解。(樱花、富士山、和服、动漫、电子科技等)3、引入歌曲《樱花》的初步欣赏。三、学习新课,展开主题1、课件出示歌曲词谱,介绍歌曲。请找出旋律中所用的音符domifalasi音阶中还缺什么音?Reso讲解:这是日本民族音乐的特色,称为都节调式。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歌曲《樱花》,感受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优美、抒情)3、跟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词。(提醒学生哼唱时必须注意歌曲的情绪!)4、跟课件音乐轻声演唱歌曲。5、观察歌曲所使用的音和句末所用的落音情况。简单介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和歌曲中出现的奇特落音。在此过程中简单介绍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式,并对歌曲中出现的奇特落音跟我国的歌曲进行对比(用投影仪出示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了解这种奇特落音是日本音乐中的一个特色,也以此来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音乐的欲望!7、再次欣赏歌曲(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欣赏),启发学生说说听后感受、感想。(提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三、拓展欣赏1、钢琴独奏《樱花》听出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出现的不同变化,并随主要旋律哼唱或默唱。2、日本筝独奏《樱花》乐器介绍:古代日本曾向中国学习了很多的文化,并模仿中国的古筝,制造了音色的、外形极为相似的日本24弦筝,让学生感受日本筝的音色及基本表现手法。四、(学生活动)比比看你知道多少日本歌曲?并哼唱其中的一段。例如:《四季歌》、《星》、《草帽歌》等等。五、深入拓展、评价1、引导学生边听音乐的边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学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对樱花的赞美和热爱。2、谈谈欣赏歌曲后的感受。3、借鉴《浪漫樱花》舞蹈动作,自己为《樱花》创编律动。六、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樱花初步了解了日本的民族音乐,和我们中国民族音乐一样,都各具特色,这使得它们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也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用歌声表达了我们对美丽樱花的热爱,对美妙的《樱花》音乐的喜爱。老师相信你们在课外一定会把这首歌诠释的很精彩,最后让我们再用歌声去体会心中的樱花!七、教后反思:1、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整节课充满艺术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2、本节课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发挥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八、教学不足:1、老师讲解的内容过多,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不充足,对日本音乐文化的了解有所欠缺。教学设计基本要素: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组织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活动、练习或教学手段等)、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十个基本要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樱花》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