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下)册课题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共4教时)课型第1教时内容P45-47的内容和P46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到4题。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景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2.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导学一、通过45页的图画和内容,我能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二、通过46页的图和内容,我能知道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做单位“1”?三、我会做。完成46页上面做一做,填在书本上。四、通过阅读P46中间的内容,我知道什么叫做“分数单位”?教、学具准备纸板,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看图。观察课本45页第一幅图,不够整数部分,还能不能用整数表示?(不能)2、计算。把图2中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平均分到多少,怎样表示?(1/2)3、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二、探索新知。出示导纲,组内讨论交流,组间交流。1、分数的产生。观察45页图画,出示导纲一。组间交流。教师点拨:分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2、分数的意义。学习46内容,出示导纲二。组间交流。老师点拨:A、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B、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是什么意思?C、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小结:分数的意义。读读46页的两段话。板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单位“1”)1一个整体----单位“1“一些物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练习:完成46页上面做一做。组间交流。教师点拨: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4、你知道什么叫做“分数单位”吗?请认真阅读P46中间的内容,找一找。举出一些例子来。组间交流。教师点拨:整数、小数都有它的计数单位,同样分数也有分数单位。小结板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举例,组间交流。三、巩固练习1、做47页练习十一的1、2、3、4题(1)组内学习交流。(2)组间交流。教师点拨:注意总份数与每份数的表示方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五、作业完成P48练习十一第5-9题训练案46页上面做一做,47页练习十一的1、2、3、4题板示分数的意义1、定义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单位“1”)一些物体……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