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是对学生朗读上的习惯培养,三下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感悟能力以及质疑的能力,学生之间营造了和谐的学习关系,并且已经掌握了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篇课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城市里的学生不太熟悉的乡村生活,因此课上,我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大胆质疑、联想画面、体悟情感、学习写法搭建平台。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二)学习目标表述:1.正确认读“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并体会乡下风光的独特迷人。(重点)2.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亲历“朗读——理解——想象——感悟”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难点)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热爱之情。(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目标2: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目标3:交流式评价、选择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目标1:创设情境音画同步欣赏任务1:,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活动一:出示乡下风光的课件,并配乐旁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桌互相交流学习。任务2:读出本课的活动二:借助文本、字典或词典认读本课1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出19个字。美初读感知19个生字书写本课14个一类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4个生字。能用钢笔按笔顺端正地写出14个字。任务3:读写文中11个生词。活动三:独立完成生词检测题。(检测目标一)能正确填写生词检测题,且字体规范,书面整洁。教师课后批改。目标2:整合媒体感受美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活动一: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能正确、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任务2: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活动一: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检测目标二)能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中心教师随即进行指导,着重指导小标题是否准确。活动二:抓住中心词“独特、迷人”来统领全文教学,提出探究问题:作者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迷人的美景?会自读自悟、用简练的语言概给每个自然段的场景拟一个小标题。目标3:网上合作品味美任务1:看画面,想问题,品语言,谈感受,。活动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正确、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活动二:播放相对应的课件画面,进而体会乡下人家华丽的独特迷人之处。呈现出与课文相符的美丽图文及学习资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人机交流活动三:品语言,谈感受,更深刻地感悟乡下人家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