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P85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2)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4)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测量实践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羊村里,村长给小羊们都分了块地来修房子,咱们来看看他们分到的地。(课件出示两块地的形状)请生说一说懒洋洋分到的长方形地的特点,喜洋洋分到的正方形地的特点。(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正方形特征,四边相等)二、情境设疑、导入新课师:房子修好了,村长又给小羊们布置任务了。村长说:“为了防止灰太狼来抓大家,你们应该用铁栏栅沿房子的四周围一圈,懒羊羊看看自己的房,生气地说“我围的房间比喜羊羊的长,不公平。”同学们,到底懒羊羊围的房间是不是比喜羊羊的长呢?咱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两个房子的平面图,房子出现后消失,只留下长方形、正方形的地,先不出示长度。)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师:先猜猜,哪个房子围的铁栅栏更长?生: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长……一样长。师:出现分歧了,怎么办?你认为铁栅栏的长短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生:周长。师提问:什么叫做周长呢?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师:同学们的思维真敏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三、自主学习,探究方法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地的平面图)。师:你能用手指描一描它们的周长,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请生上台用手描一描。2、师:你有办法判断出谁围的房间长吗?生:没有办法,因为还不知道长方形房子的长和宽,也不知道正方形房子的边长师:看来要想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还得知道具体的数据。(课件显示数据。师依次点击出现数据,边出示生边说分别是长方形哪条边?)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收集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写到黑板上。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长方形:学生可能会说:生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课件配合理解)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课件配合理解)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课件配合理解)(6+4)×2=20(厘米)(介绍公式的读法,思考:6+4×2对吗?)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对比三种算法,得出第三种最简便,板书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课件配合理解)学生可能会说:生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生3: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师:现在大家觉得懒洋洋说它围的铁栅栏长些,说得对吗?生:不对,虽然围的形状不一样,但周长是一样长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板书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四:巩固练习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能求出周长,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能求出周长。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习。1、(口答)课件:提供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直接求周长。(只列示不计算)2长方形、1正方形,第4个图形不出现数据,学生:没数据怎么求啊?生看题后起立作答。2、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