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古以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鲁迅想一想: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哪些拯救中国的良方?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王韬郑观应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专题九戊戌变法大势所趋历史根源新思想的演进士人干政百日新政戊戌政变戊戌余音酝酿兴起发展高潮失败影响专题九戊戌变法一、历史背景•㈠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㈡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㈢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㈣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㈤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说明问题: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示范。㈠国际局势:㈡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⒈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成为继《南京条约》后最严苛不平等条约,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采访甲午战争据当事人回忆——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的是清政府。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国别租借地或割占地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山东俄国旅顺和大连长城北和新疆法国广州湾两广和云南英国“新界”和威海卫长江流域日本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㈢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⒈时间:甲午战争后。•⒉原因:⑴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⑵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⑶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渝令各省办厂。•⒊作用: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274143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㈣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㈤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⒈代表: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⒉主张:⑴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⑵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⑶加强国防,抵抗列强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⑷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3.局限影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它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从国际环境、社会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方面概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2)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维新变法经过•㈠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⒈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⒉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⒊上书皇帝:公车上书•⒋创办学会、报纸、学堂•㈡百日新政:维新变法的高涨•⒈康有为两次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