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及试题(2012-02-2308:50:27)转载▼标签:教育题型题号考点单选题36分1估测:温度、电流等2声现象3光现象4透镜5眼睛和眼镜6温度和温度计7熔化和凝固8汽化和液化9物态变化综合10电荷11串联和并联12电路故障判断填空题24分13声现象和光现象14凸透镜成像、眼睛和眼镜15望远镜和显微镜16温度计和体温计17物态变化18电路故障19电流大小20电路的连接及应用作图与简答13分21光路图22电路图23物态变化现象分析实验探究22分24凸透镜成像或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2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熔化或沸腾实验26电流的测量、探究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计算题5分27电路中电流的计算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末测试题(卷)物理(满分100分)题目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女高音”发出的声音一定响度大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BCD3.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A.a点B.b点C.c点D.d点4.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6.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体温约35℃B.酒精的沸点约110℃C.普通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AD.家用空调正常工作的电流约5A7.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夏天凉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ABCD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水的饮料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9.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A、C带正电,B带负电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只控制灯L2的电路是()ABCD11.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下列电路图中合理的是()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小电灯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开关S断路D.灯L2短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2011年12月1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欣赏到了一次完美的月全食过程,月食的形成充分说明光是传播的,而且在发生月全食的过程中大家看到了“红月亮”,这是因为太阳光是由等七种色光组成的,而且其中光的穿透力最强,不易被散射。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1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15.显微镜的镜筒上下两端各有一组透镜,下端的物镜是将观察物体形成放大的像(先填“虚”或“实”);上端是目镜,将这个像再次放大让眼睛观察,则目镜应该是透镜。16.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