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对于儿童思维品质的独特性的理解章茹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当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究,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情,投入学习,大胆创新。其次,教师要采取智趣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中渗透着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孩子善于提问,观察,团结合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要尊重孩子想法。记得前不久我刚上的三年级的画图课《服装搭配我在行》,教学内容是学会用“画图”中的“复制”、“粘贴”等功能对服装进行搭配,掌握图形复制、粘贴的技巧。我在授课时,首先介绍了菜单里的“复制”、“粘贴”功能,并让学生操作。这种是最常规最直观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备课之初,我预设的是让学生先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其他的操作方法放在后半节讲。可是在某一个班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个小女孩举手说到:“章老师,我还发现了一个新方法。就是在图案上单击鼠标右键,也有“复制”和“粘贴”功能啊!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啊!”小女孩说的时候,一脸兴奋,旁边的孩子,则是充满了疑惑。我当即表扬了她,并请她到讲台上来演示她的方法。演示完毕后,座位上的同学情不自禁的都鼓起了掌,此时孩子们的脸上流淌着羡慕、自豪的表情。那是因为这种方法,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而并非老师的讲解。于是我让下面所有的孩子,都尝试了这个新方法,并让他们将新方法和老师所教的方法进行对比,说说哪种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老师教的方法好,很直观。有的说,同学教的方法好,很简单。也有孩子说,两种方法都很好,都能完成任务。孩子们讨论完毕后,我说到:“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哪个方便你就可以使用哪个!老师很欣慰你们这么聪明,能找到和老师不一样的方法。看来以后老师还要多多向你们学习啊!”孩子们此时都十分兴奋,我又顺势又说其实还有一种“复制”“粘贴”的方法。孩子们一片哗然,他们觉得能自己找到一种已经很厉害,竟然还有一种。他们已经不再期待老师的介绍,纷纷要求自己探究。这不正是我所要的状态吗?“这次,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用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来寻找!你们可以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刚学的两种方法,看看哪一个小组最先找到新方法!”话音未落,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在组内开始了分工合作!集体的力量果然大,没多久就有小组发现可以利用快捷键“CTRL+C”“CTRL+v”来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你们是怎么找到的?”我问那小组中的其中一个孩子。“我们刚才仔细观察了老师教我们的第一种方法,我们发现“复制”后面有“CTRL+C”,“粘贴”后面有“CTRL+v”。我们就在键盘上找到了CTRL键,我们猜想“+”是一起按,试了一下,果然如此!”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你们小组太棒了!不仅会观察也会动手尝试!”这节课学生收获很多,我也感触颇深。三年级的孩子们具有好奇、好问、好强、自信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发现和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善于观察、发现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兴趣点,有兴趣地欣赏和观察孩子们的探索行为,不随便否定孩子们的创新表现。孩子们会在学的过程中充满着想象、充满着创意,充满着激情。我们应该鼓励、赞许。切忌用成人的思维标准、评价标准限制孩子。灵感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孩子们身上闪现的瞬间创新火花会因为不当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保护孩子的创新行为、呵护他们创新想象,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顺藤摸瓜式排解疑难。面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正确引导解决问题思路,培养顺藤摸瓜式逻辑思维,并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本质,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潜移默化式养成孩子勇于探索的精神。2、有意识熟练孩子们展开想象。3、多让孩子们接触新事物,扩大孩子视野。4、大胆鼓励孩子的创新实践。多给孩子思考的机会,你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的确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