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重点发言人:卜凤超时间:2013年11月一、教材分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91—95页。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教师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二、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式,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钟表已有所接触,关于时间的知识已有所了解,学生每天生活,学习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大量的操作和演示,才能在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与半时。(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有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与半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五、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整时与半时的特点。六、教学方法及环节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产际,如早晨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放学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本单元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时我一般采取以下环节设计:猜谜,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联系实际、巩固练习——全课小结——布置作业。七、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认识整时时,要注意强调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而在教学认识半时时,要注意强调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八、习题设计根据本单元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教完一节新课,我除了完成课本的相应习题之外,我还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如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根据所经的时间画出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等题目,让学生涂一涂,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完整单元时,我还把整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让学生复习、回忆、比较,加深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准确、熟练地说出,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整时与半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