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时时刻刻在发挥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高兴、满意、喜欢等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加人的活动能力。当学生的情感处于这种状态时,思维必然活跃,反映必然敏捷,容易产生灵感,从而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要让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欲使学生的情感处于良好状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关键词:培养发挥创新一、要加强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老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助手和朋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揭示了老师的导师特征,而解惑则揭示了老师的助手特征。而当师生关系成为平等的朋友关系时,导师的作用、助手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此时的课堂才能生动活泼,此时的学生才能天真烂漫。相反,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威严无比,学生也就只是唯唯诺诺,谨严慎行,此时的学生还能有什么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呢?记不清是那位名家过:“童心未泯是教师的一大幸事。”我认为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就得永葆童心,跟学生一起去做游戏,一起活动,以此来消除代沟,加深感情。如:在上二年级《影子大王》那一课的时候,我为了让学生们能画出变幻莫测的影子,我今天一起到操场上摆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形成不同的动物形象。这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代沟,用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绘画热情,他们不时迸发出一个个创新的火花。二、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对学生要多激励,少批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忍耐,要注意多激励,少批评。赞可夫说过:“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说话。”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急,不能解决问题;讽刺,更于是无补。”有经验的老师当发现学生犯错误后,往往并不指名批评,而是表扬那些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同学,变批评为表扬,寓批评于表扬中,这就是所谓的疏导艺术。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很深的。众所周知,智商较好,反映敏捷绘画晶莹的学生中,不乏循规蹈矩的人,但其中也有不少人上课时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会因种种原因而不守纪律,这些同学往往是自尊心叫强而又机易受伤害。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一名同学连续几次不按老师的导向走,被我严厉的训斥了一顿,从那以后,上课时他真的认真做起来了,但奇怪的是他的绘画成绩下降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为上课时太紧张了,于是我吸取教训,上课时再遇到有学生不守纪律,我往往不正面批评,而是及时表扬那些做的好的同学。最后,我发现这种做法还真的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灵验,对于个别同学有时也无效,对于这些同学当然是要严肃批评的,但更要施以耐心的说服,真正做到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老师的苦心。三、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具体说来,可以精心设计提问,以问激趣;充分利用插图,以图激趣;优化绘画形式,以练激趣;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形象性。适宜说的,让学生说;适宜唱的,让学生唱;适宜动手做的,让学生做;适宜演的,让学生演;适宜画的,让学生画……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身心愉悦,积极性高。我在上美术课时,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的事例比比皆是。如:在《听听画画》那一课的讲授时,我先上学生听音乐,再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中说体会,从谈体会中去表演形象,从形象中去创造画幅,其效果是都是有目共睹的。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中,更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欲望的渴求中去发现美、审理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