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分层有效教学”教学案主备教师:任咏梅参与备课教师:王艳霞陈玉兰学科物理执教教师执教班级八年级审核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时间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会用毫米刻度尺、秒表、手表等一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会区分误差与错误意义上的不同。学习重难点重点:1、长度、时间的单位换算。2、动手测量长度、时间,记录数据。难点:1、测量方法与测量过程。2、对“误差”的理解。课型新授课学法指导1、通过看书阅读、讨论掌握本节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测量工具的使用。2、通过交流合作探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复备内容教学研讨教学研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二、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②使用时注意(4)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指导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让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规则。四、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方法?1、长度的测量(1)单位;(2)测量工具;(3)操作读数2、时间的测量(1)单位;(2)计时工具;(3)操作读数3、误差分析4、实例应用及拓展讨目标检测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2mmB、1.712dmC、0.172kmD、1712m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都可能.拓展延伸1、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2、实践活动:对一些物体的长度和某些时间先估测,再练习用刻度尺、停表、手表测量,看谁估测更准确。3、如何用三角板和直尺测出乒乓球的直径?板书设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单位、工具、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规则:2、时间:单位、工具:3、误差:定义、分析、减小误差的方法: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