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今天,我们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成了我们所预想的资源共享、信息自由的世界的同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网络安全监管不到位、网民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面对我们这些问题我们要做的绝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毕竟这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系统地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迫在眉睫,同时要完善网络犯罪的相关法条。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网络安全监督体系的建设及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等。互联网是虚拟的,但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利用法律的手段去规范这个看似虚拟的世界。关键词:网络安全;安全意识;监管体系绪论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控制方面的安全和信息方面的安全这两个方面。控制安全方面的问题,通常指的是我们在登陆网络的时候网络终端对于认证身份的不可否认性,访问和授权控制的无法确定其准确性。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则是网络数据在发送时极易受到黑客、病毒恶意或偶然的攻击,数据和信息从而中断。信息及数据的接收通常会受到影响。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网络管理已经成功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使用当中。网络已经成为社会进步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也逐渐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工作手段了,所以网络安全现状的改革是一定要进行的。出于对社会公共安全的负责,网络安全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健康安全的网络安环境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更好地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平衡发展。1我国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1.1信息网络安全法律现如今网络空间已经彻底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联系世界的“桥梁纽带”。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问题。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建设安全和平的网络环境,实现对网络价值利用的最优化。毋庸置疑,信息网络安全的制度保障就是法律。如果缺少了法律这一强制性的措施,使整个网络环境都失去平衡,技术的发展与行为都失去了约束。仅仅是完善的技术和管理的手段,都无法解决现有的种种问题。即使是非常完善,几乎找不到安全缺陷的网络系统,也有遭受犯法攻击的可能,风险同样存在。哪些行为可为那些行为不可为通常都是由法律来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如果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行为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律之所以能够为信息网络安全构成一到防线,就是以其强制力为互联网高速有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无疑是一种必要的预防网络犯罪的手段。我国现有的涉及网络以及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其中大部分法律就只是涉及网络及相关行为而已。目前在我国仅有两部就网络及其行为而制定的专门法律,即2004年8月28日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外,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就至目前为止,我国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是不能满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需要的。1.2信息网络安全法规由我国国务院和部分较大城市以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定条款一般被定义为相关法规。具体来说,法规比法律的立法更加充分,且在我国较适用。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关于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中有接近30%的关于网络安全问题这方面的法规,大概有一百多余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等。2我国网络安全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