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磨课案例】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执教:陶双双茶陵县湖口中心小学指导:贺社明茶陵县湖口中心小学案例撰写:陶双双茶陵县湖口中心小学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前言:2014年11月份,学校开展了一次新进教师才艺展示活动,要求新进教师人人上一堂“门槛课”,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我邀请贺社明老师帮我听课、指导,分别在四(1)班和四(2)班、四(3)三个班级进行了磨课试教,每次教学完毕都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学反思。细读这些教学反思,既有做得好的方面,也有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使自己以后在教学上有所进步本人写下这次磨课案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习惯;掌握用整十数乘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算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知道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二、学生分析:我执教的四(3)班有58名学生,学生来自全镇各个村小,他们情绪不稳定,意志力下降,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因此,此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变得更重要。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因此安排练习时要难易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们都有进步的机会,对数学学习产生自信。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术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顺序2、教学难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积的定位教学准备师:投影仪、口算卡一、旧知铺垫师:同学们之前学过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吗?生:学过。师:很好,正好昨天有个学生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其中就遇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但是他不太会做,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一下问题吧。呈现题目——数学日记: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乘汽车去乙城旅游…汽车每小时行驶57千米,过了12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我估算了一下,两地距离约为720教学过程千米…列式:57x12=师:那你们还记得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吗?点名回答: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另外一个因数,得到的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外一个因数,得到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根据乘法法则演示计算过程及结果(如课件)。二、探究新知1、师:这位同学又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又有新问题了,你们还愿意帮他解决吗?生:愿意呈现题目: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师:这个与之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生:这里是三位数和两位数。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揭题,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列式笔算:145x12师:刚刚回顾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你们尝试列竖式计算145x12。a.学生独自尝试笔算,教师巡视。b.学生板演汇报结果,要求学生回答:先算什么?(先算2x145),再算什么?(10x145)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板书:145x12=1740(千米)145X12-------290145-------17403、讨论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板书)(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三、一起来闯关我们刚刚已经学会了一个法宝——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