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争做新时期好少年》一、开场主持人甲:“雷锋乘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车皮”这句话大家都说听过吗?主持人甲:如果我们都学雷锋,每人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的好事,那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将会是怎样呢?合:“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唱雷锋歌曲,说想法甲:雷锋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你知道吗?你对他了解多少呢?听了雷锋歌曲,大家一定能从歌曲中认识他,请听《学习雷锋那个好榜样》甲:刚才动听的、嘹亮的歌声已经告诉我们许多雷锋的事迹,请大家说说听歌后的感受吧。(指明发言)褚洋洋:听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高亢、嘹亮、激越的歌声令人激动不已。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友爱同学,把爱洒向人间。张帅:当年,毛泽东曾经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也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赵欣:时势造英雄。雷锋是那个时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而当今社会是不会涌现雷锋的。因为那个时代是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所以才有雷锋的“爱憎分明不忘本”,才有雷锋的“立场坚定斗志强”。如今是“和谐社会”是没有“阶级”的,没有了“阶级”自然也就没有了“斗争”。有人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雷锋那个时代就是贫穷,也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也许正因为贫穷雷锋才“艰苦朴素”,当然这只是也许。因为,如今富裕起来的人们是很少“艰苦朴素”的,他们住着豪宅,坐着轿车,出入高级酒店;而那些农民工则不得不一直“艰苦朴素”着。至于他们如何“艰苦朴素”,只要看看他们的衣食住行便一目了然了。至于“集体主义”,在农村走着小岗村道路的人们早已将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城市对于被老板雇佣的工人们来说,“集体主义”也不过是一句过时的口号。向海平:据报道,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宿舍里就曾挂过雷锋的照片,说是反映了美国人“毫无禁忌的开放胸怀”,还说雷锋精神中有一种“普适的人文精神”。如今学习雷锋,尽管有人往往经历如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乔安山那样的遭遇,但是在穷人之间“共产主义风格”还是存在的,诚如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所唱,“穷不帮穷谁照应,两根苦瓜一根藤”。对于那些富人们来说,则不见他们发扬什么“共产主义风格”,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他们对穷人则恨不得喝干你的血!张超:雷锋精神尽管与这个时代显得遥远了,然而雷锋精神毕竟是永存的。因为,雷锋精神是“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是“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而无产阶级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过程中,必然会做到如毛泽东题词所写的那样:“向雷锋同志学习”。三、了解雷锋:甲: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有关雷锋的图片甲:看后你觉得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甲:下面请杨斯淇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葛美静:《雷锋的生平》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3、请同学们来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3分钟)邵宇:1958年6月7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